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
小小“举措” 大大“温暖”——肿瘤科优质护理服务行动纪实

作者::本站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17     浏览:1094次

在与病魔抗争的战场上,肿瘤科的病房犹如一座特殊的“港湾”。这里不仅承载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,更见证着护理团队用专业与温情筑起的守护防线。在医疗服务的征程中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、提升患者满意度是永恒的追求。肿瘤科的护理团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,

从就医流程到人性化服务全面优化,以点滴细节传递直击心灵的“大温暖”。

一、精准施策,筑牢化疗安全防线

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,但恶心呕吐、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常让患者苦不堪言。为了缓解这些症状,护理团队推出全流程并发症预防方案:针对胃肠道反应,采用“饮食-用药-心理”三位一体干预法:化疗前宣教清淡饮食、少食多餐;化疗中精准使用止吐药物,并配合内关穴、足三里穴位按摩;化疗后实时监测呕吐情况。面对骨髓抑制风险,创新“三色预警机制”,通过每日血常规监测,对白细胞、血小板异常患者分级管理,及时实施保护性隔离与升白治疗。一位经历多次化疗的患者感慨“以前化疗后吐得昏天黑地,现在护士教我方法,难受劲儿少了一大半!”


二、定制“食”光,营养助力康复之路

科学饮食是患者对抗病魔的“能量源”。肿瘤科病房里,护士们化身“营养管家”,为患者量身定制饮食方案。入院时评估患者口味、吞咽能力及营养状况,治疗期间动态调整食谱:化疗前提供高蛋白食物增强体力,化疗期搭配开胃流食减轻胃肠负担,康复期注重营养均衡搭配。同时,病房设立“饮食分享角”,病友们互相分享食疗餐品如山药红枣粥等。针对吞咽困难、糖尿病患者,护理团队联动食堂、营养科定制匀浆膳、低糖餐,让每一餐都成为康复的助力。

三、创新科普,搭建健康知识桥梁

(一)码上学习,指尖传递知识

医护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 “简便快” 的特点,将肿瘤科普内容制成二维码,患者扫码即可获取疾病视频、图文等知识。确诊初期的李先生通过扫码,快速掌握了治疗注意事项,与家属不再因信息匮乏而焦虑不安。这一举措既满足患者求知需求,又提升了医护工作效率。

(二)移动课堂,宣教“声”入人心

移动式查房车搭载图文并茂的护理操作、饮食指导内容,为患者提供直观学习渠道。听力不佳的张奶奶曾因记不住口头宣教而困扰,如今通过查房车的可视化内容,轻松掌握了护理要点,住院期间不再迷茫,治疗的配合度更高了。

四、温情浸润,细微之处尽显人文关怀

(一)温暖触手可及

考虑到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易引发手足麻木综合症,患者触碰冷物时会加剧不适,科室护理团队细致入微,为病房门把手、卫生间扶手加装了特制保暖套。赵阿姨使用后满是感动:“有了这些软软的保暖套,再也不用担心被冷把手''得发麻了,这细节真的暖到心坎里了!”


(二)输液无忧体验

为减轻患者输液时的焦虑情绪,让其在治疗过程中能安心休憩,科室贴心配备了智能输液报警器。该设备可精准监测输液进度,及时发出提示,避免患者因担心药液输完而时刻紧绷神经。孙先生使用后欣喜地表示:"有了这个小神器,我终于能踏实睡觉了!听到'滴滴'提示声,就知道该叫护士来处理,既方便又省心,这样的设计太人性化了!"


(三)穿衣革新便利

为有效解决化疗药物刺激性强、PICC置管患者脱衣困难等问题,科室护理团队群策群力,充分发挥集体智慧,对病号服进行改良设计。经改良后的病号服一经推出,便收获患者一致好评。刘女士试穿后赞不绝口:“以前脱衣服特别费劲,现在好了,这款病号服既保暖又方便,真的太贴心了!”


五、专业管理,守护患者无痛生活

(一)全流程癌痛管控

科室严格落实癌痛规范化管理,从筛查、评估到宣教、随访全程把关。镇痛药物双人双锁管理,通过录制评估视频教会患者自我疼痛监测。李大爷在医护指导下学会自我评估疼痛程度,做到安全科学用药,癌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,生活质量大幅提升。

(二)云端延续关爱

 服务无止境,电话随访便是这份关爱的延续,成为医患沟通的“连心线”。医护人员通过询问睡眠、饮食、用药及心理状态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。陈女士出院后服药不适,经电话指导调整方案,避免了不良后果。这种持续关怀不仅巩固治疗效果,更让患者感受到“离院不离护”的温暖。


优环境、提服务,改善就医体验;动脑筋、想办法,提升患者满意度。肿瘤科以创新为笔、以温情为墨,在优化服务的道路上持续深耕。每一项细微举措,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,每一份贴心关怀,都传递着战胜病魔的力量,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收获安心与希望。(供稿:护理部;审核:赵开颜)


官方微信号
桐城市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地址:桐城市龙腾街道办事处望溪路166号 邮编:231400
电话:0556-6197000 6197357 (工作日上班时间)6197006(其他时间)
备案号:皖ICP备14015777号-1
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51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