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取栓术为急性脑梗患者打开生命绿色通道
作者::郑妮妮 发布时间:2023-08-10 浏览:3216次
2023年8月7日上午10:28,急诊科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开启,120救护车紧急接送一位79岁高龄的脑梗死患者前往医院救治。急诊科医生立即做好抢救准备,并通知影像中心、检验科、神经内科参与会诊。
闻声赶来的神经内科主治医生方明,立即为患者进行相关查体,患者处深昏迷、去大脑强直状状态,NIHSS评分:24分,MRS评分:5分。结合患者发病过程、临床症状及头颅CT、血检结果,排除卒中模拟病,明确诊断为:急性后循环脑梗死。在排除溶栓禁忌症后,取得家属同意后,当即在急诊科给予患者“r-tPA”静脉溶栓治疗,并在溶栓同时,进行脑MRI+MRA脑血管评估,以明确责任动脉。MRA显示患者“基底动脉闭塞”,且溶栓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,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组接管病人,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王小林建议立即采取动脉取栓治疗。为确保万无一失,12点40分,王主任带领神经内科经验丰富的介入医生团队储无畏、陈乾、疏四化,在麻醉科协助下共同完成这例“经皮基底动脉机械取栓术”。 患者从发病入院到手术成功历经4个小时,成功取栓,血管再通,并于第二日,患者神志恢复清醒。
我院2019年全面启动卒中中心建设,并于2021年6月通过安徽省脑防委“防治卒中中心”授牌,正式成为安徽省“防治卒中中心”成员单位,在同年12月升级为安徽省“综合防治卒中中心”,近两年卒中相关数据及开展新技术等均在省内同级别医院前列。卒中中心以神经内科为牵头科室,神经外科、康复科、急诊科、检验及影像中心多科室协作,通过采取开通救治绿色通道、静脉溶栓、桥接机械取栓、早期康复干预、多学科协作、高危人群筛查及随访等方式,急诊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,改善预后,减少治疗费用,跨越式提高卒中急救技术水平,极大降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。
“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,目前“静脉溶栓”和“动脉机械取栓”是超早期、时间窗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其中动脉取栓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、难度大、风险大的手术,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介入技术。良好愈后也仅30%左右,但对于那种希望渺茫的重症患者来说,取栓是一个救命的希望。我院能开展动脉取栓手术这项技术,表明科室的介入诊疗技术已进入到新的领域,是卒中中心建设的完善和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。”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小林介绍道,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“时间就是大脑,时间就是生命”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,越快消除血栓、开通血管、恢复血流,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脑组织功能,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。(撰稿:郑妮妮;审核:赵开颜)